kefu@hslu.net
+86 13123369067(微信同号)
微家书
名称描述内容
中国慢递集团创业计划书
来源:微家书签共享平台 | 作者:微家书时间胶囊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03 | 908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6个年轻人有些动摇。
  一日,冷冷清清的店里来了一位老人,他看到店门口“给未来写封信”的招牌,就问:“我能写给还没出世的孙子吗?”原来老人来自台湾,已身患绝症。儿子刚结婚,并不知道父亲的病情。“我想让我的孙子知道我的祝福和我没有完成的心愿,虽然我永远也不会见到他。”老人说。写完信,老人蹒跚而去,留给6个年轻人的是感动和深刻的体会——他们的生意是有着别样的意义的。
  这时,一个偶然的机会,赵悦在网上看到一个谈到他们的小店的帖子。那是一个顾客兴奋地写下他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的经历。
  有很多人跟帖,大家畅想着会给以后的自己写些什么;除了自己,又想给谁写信。
  既然有这么多人感兴趣,那就不是创意问题。
  团队及时调整战略,如将店里原本布置的“民间摄影展”改为充满怀旧色彩的“记忆与未来”展览。他们到处搜罗小时候的玩具、作业本、校服、课程表……装框、裱糊、悬挂,在展板上写下各种俏皮的评论来吸引顾客,激发他们怀旧,从而想给未来写信。有人主张建立电子数据库,及时更新顾客的投递地址,确保慢递万无一失;有人和银行联系,把信放在银行保险柜里,让顾客觉得他们受到了尊重和礼遇
  用心的结果是,春天到来时,他们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。以前每天发几封信,现在一天能发一百多封。与此同时,动人的故事也多了起来。
  一对夫妻在婚礼上邀请慢递团队作为见证人,他们要寄一封发往50年后金婚时才能打开的信。
  挺着大肚子的妈妈,认真地写好信。1年后,她的宝宝将收到信,虽然暂时还看不懂,但她知道孩子必定会一世珍藏。“这是妈妈怀着你时写下的……”
  一个20岁出头的清秀女孩告诉慢递员,每年这个日子,她都会给父亲买生日蛋糕,虽然父亲已经去世。现在她写信只是想向父亲倾诉,而“信就永远放在这里吧”。
  顾客们把这里当做时间驿站和心灵花园。
  每一天都有许多人重复着流程:挑选明信片;登记付款;写毕,把明信片塞进信封,在信封上盖上一个有熊猫标志的红色印章,在空格处填上投递日期,再交到慢递员手中——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就完成了。
  常有人在店里特制的留言册“记忆与未来”上留言:“今天,我给自己写了封信,等到3年后收到信时,我已经身在巴黎。”
  “一切都会过去,收到信时,你已找到新的爱情。”
  “收信那一天,我已经像章子怡一样站在红地毯上。”
  ……
  每多走一步都是机遇
    创业是一项长线考验,6个年轻人几乎每一天都会遇到新问题。现在,有商业大厦邀请他们开分店,有画廊愿意与他们合作办展览,有玩具商希望与他们一起开发相关产品。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开会,决定重要业务,明确分工,努力开拓着属于他们的事业。